我要投放广告
  • 2
    回复
  • 1393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1-06-30 10:45
    陈一舟:物价超美关键在于“干多挣少”

     

    中国学者对比中美的物价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售价比国内同类商品便宜50%。学者认为中国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导致物价居高不下,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这些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MADE IN CHINA”商品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原因何在?不可否认,商品从厂家到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涉及多重的代理商,还要承载各种高额的工商管理税费,所以中国货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反而会便宜——这与中国的宏观管理成本较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同时也与美国“只消费不制造”的市场环境有关,其实不仅中国货在美国便宜,越南货、印度货在美国也比在本土廉价。

    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就算是抛去了“行政管理成本”和种种税赋,很多商品在中国的售价还是会高于美国。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实的物价之所以构成了巨大的民生压力,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国人“干多挣少”。

    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直接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正因为囊中羞涩腰包不鼓,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一直不高,影响到市场,就直接体现为诸多商品的价格因为购买力不足而定位偏高,很多普通消费品也象征性地成了“奢侈品”。在国内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与美国吃一次4美元相比,价格其实悬殊不大,但美国的肯德基就是寻常的快餐,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30元的肯德基却不可能经常吃,洋快餐在中国异化成“高档消费”,这是消费力太低(即收入低)的现实表征。

    再以房价为例。相对于中国人的收入而言,房价已经高得离谱。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显然也有税费推高的因素在内——但回头来说,纵然每平米两万的房价抛除“税费成本”,降低到一万乃至更低,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我们往往容易陷入“房价畸高有罪推定”的逻辑定式中执着于“理论分析”,而恰恰真正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收入增长远远滞后于市场化的商品房定价,出现“倒挂”是必然的结果。“计划经济的收入”面对“市场经济的消费”,压力岂能不大,物价岂能不高。

    一言以蔽之,降低税赋、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肯定能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单单降低税赋却无法对比美国高的物价实现实质性的救赎。破解“中国工资美国消费”的要义,还是在于收入分配领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规范市场分配体系,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劳动者“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泛泛地“降低税负”更迫切和重要。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玩勺子钯儿去!
    发表于:2011-07-01 10:44

    Made in china  = 廉价劳动力

    发表于:2011-07-05 09:31

    现在的工资太低啦!


    即使沉默不语,也不要让我找不到你。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