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
帖子
产品
黄页
分类信息
俱乐部
搜索
消费地图
商家入驻
广告投放
全景湛江
美食
亲子
婚庆
商家库
购物
培训
休闲
便民区
半岛家园
印象湛江
摄影部落
俱乐部
博 览 社
湛江自协
驴友之家
每日读报
小游戏
网址导航
志 愿 者
微笑助学
情暖湛江
公益湛江
导 读
新闻
经济
社会
公益
历史
生活
健康
美食
时尚
娱乐
女人
情感
星座
趣闻
婚庆
母婴
教育
培训
旅游
汽车
房产
体育
游戏
互联网
科技
环保
首页
>
喂养
:
全部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辅食添加
营养元素
食谱大全
食疗保健
饮食宜忌
发布资讯
神秘5月,营养充电
发布者:
潘霜霜
发布时间:
2011-12-04
阅读
[1251]
回复
[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误区1: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
专家分析:在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然而长期以来,家长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到8—9个月时还没有建立喂泥糊状食品的习惯。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时区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现象。因此,我们鼓励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坚持,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误区2:血红素铁的摄入过少。
专家分析:缺铁性贫血是婴儿时期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铁缺乏引起。在婴幼儿体内,铁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血红素铁,它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它来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目前在小孩喂养中,家长喜欢给宝宝吃鱼、虾(虾的铁含量较低),觉得肉类不易烹调,宝宝嚼不动,不易消化;认为肝脏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给宝宝吃,以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同时也会减少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时应食用配方奶粉。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的营养米粉外,在6个月后应逐渐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红素铁。另外也要同时补充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橙子、猕猴桃、草莓等,最好在饭后立即吃,促进铁吸收的效果才会更好。
误区3:食物的种类过于单调
专家分析:许多家长不重视小儿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给宝宝的食物种类过于单调,如每天给宝宝吃青菜、鱼和蛋黄;有的家长每天将菜粉、鱼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宝宝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宝宝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会引起排食和偏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有通过进食多种食物才能得到全面营养。妈妈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变化多种花样,养成宝宝吃各种食物的习惯。目前,我们主张1岁以后的幼儿每天至少应该吃到10种以上的食物,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种,可以将许多种类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将土豆、胡萝卜、豌豆、香菇、猪肉都切成小丁再炒。又如罗宋汤,可以放洋葱、卷心菜、土豆、胡萝卜、番茄再加牛肉等,这些菜食物种类多,颜色鲜亮、营养成分全面,值得推荐。
误区4:没有针对性的给宝宝吃保健品
专家分析:许多家长怕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会买些营养品或补品给宝宝吃,如西洋参、白木耳、桂圆、蜂乳等,认为这些食品是补药,会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其实,这些营养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更有些补品还含有激素,有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可能。也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宝宝缺这缺那而给宝宝“恶补”,如给宝宝吃了鱼肝油,同时又吃多种维生素,吃了钙粉又吃多种矿物质的增补剂,造成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失调,对宝宝身体发育十分不利。因此,在吃任何保健品之前要先了解宝宝身体的状况,如通过静脉血测定体内矿物质的情况,的确是某种元素缺乏才给予补充,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其实,药补不如食补!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就能保证基本营养平衡。而且通过食物得到的各种营养素,即使过量也能通过身体的调控作用而达到平衡,很少引起中毒。
作者:郭志平
本文来源:《母婴世界》杂志
来源
半岛家园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相关阅读:
准妈妈的消“夏”饮食方案
2012-02-18
怀孕期的禁忌食物有哪些?
2012-02-17
这样吃孕期“长胎不长肉”
2012-02-16
孕期对身体有益的7大吃法
2012-02-15
水果当饭吃小心成“糖妈”
2012-02-14
孕妈咪喝水有禁忌
2012-02-13
注意:1岁宝宝的饮食黑名单
2012-02-12
10个月宝宝的饮食建议
2012-02-11
喂养:婴儿夏季要忌冷食
2012-02-10
孕妇饮食活动适当防肛裂
2012-02-09
网友回复:
您当前输入了
0
个文字。
验证码:
高级模式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热点导读
摇妈原创:西红柿鸡蛋饼
番茄——让妊娠斑远离你
补钙辅食:蘑菇炒西兰花
红糖红枣补血三大误区
环境因素成为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
孕期不宜吃的水果蔬菜
跪求:湛江哪里有好的进口品牌的奶粉卖?
孕妈咪生活中的“雷池”(二)
摇妈原创:西红柿鸡蛋饼(图)
补充叶酸 始于孕前
人工喂养的婴儿会对牛奶过敏吗
网友分享母乳喂养小常识
孕妇洗澡忌水温过高
海带炖肉
3个月的婴儿如何补钙
宝宝厌奶试试换个奶瓶
专家分析:在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然而长期以来,家长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到8—9个月时还没有建立喂泥糊状食品的习惯。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时区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现象。因此,我们鼓励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坚持,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误区2:血红素铁的摄入过少。
专家分析:缺铁性贫血是婴儿时期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铁缺乏引起。在婴幼儿体内,铁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血红素铁,它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它来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目前在小孩喂养中,家长喜欢给宝宝吃鱼、虾(虾的铁含量较低),觉得肉类不易烹调,宝宝嚼不动,不易消化;认为肝脏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给宝宝吃,以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同时也会减少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时应食用配方奶粉。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的营养米粉外,在6个月后应逐渐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红素铁。另外也要同时补充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橙子、猕猴桃、草莓等,最好在饭后立即吃,促进铁吸收的效果才会更好。
误区3:食物的种类过于单调
专家分析:许多家长不重视小儿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给宝宝的食物种类过于单调,如每天给宝宝吃青菜、鱼和蛋黄;有的家长每天将菜粉、鱼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宝宝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宝宝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会引起排食和偏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有通过进食多种食物才能得到全面营养。妈妈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变化多种花样,养成宝宝吃各种食物的习惯。目前,我们主张1岁以后的幼儿每天至少应该吃到10种以上的食物,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种,可以将许多种类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将土豆、胡萝卜、豌豆、香菇、猪肉都切成小丁再炒。又如罗宋汤,可以放洋葱、卷心菜、土豆、胡萝卜、番茄再加牛肉等,这些菜食物种类多,颜色鲜亮、营养成分全面,值得推荐。
误区4:没有针对性的给宝宝吃保健品
专家分析:许多家长怕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会买些营养品或补品给宝宝吃,如西洋参、白木耳、桂圆、蜂乳等,认为这些食品是补药,会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其实,这些营养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更有些补品还含有激素,有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可能。也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宝宝缺这缺那而给宝宝“恶补”,如给宝宝吃了鱼肝油,同时又吃多种维生素,吃了钙粉又吃多种矿物质的增补剂,造成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失调,对宝宝身体发育十分不利。因此,在吃任何保健品之前要先了解宝宝身体的状况,如通过静脉血测定体内矿物质的情况,的确是某种元素缺乏才给予补充,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其实,药补不如食补!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就能保证基本营养平衡。而且通过食物得到的各种营养素,即使过量也能通过身体的调控作用而达到平衡,很少引起中毒。
作者:郭志平
本文来源:《母婴世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