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6月后方可接受音乐胎教
“胎教”一词,2000多年前已有
“胎教”一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刘泽伦教授向记者介绍说:“据说在周朝之前就有胎教观念了。”西汉人刘向编写的《列女传》记载:周文王的母亲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能以胎教”。西汉贾谊在《新书》中也提到“胎教”一词。这就是说,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就已经有了“胎教”一词。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时候,当时的医书中已有了“胎教”这一门类,说明胎教已经成了祖国医学的一个分支。到了近代,康有为、蔡元培都提出了设立“胎教院”的主张。
古代胎教对当今的胎教有着启迪意义,但并不是一回事。现在所谓的胎教,实际上是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一个良好的维护与促进。胎教本身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之所以还用“胎教”这个词,是因为广大老百姓都是这样称呼的,因此,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除了营养,孕期还要注重胎教
很多准妈妈对胎教往往一知半解。科学的胎教理念,应该是从营养和环境两方面维护和促进胎儿大脑生长发育。仅仅营养好是不够的,必须联合环境刺激,胎儿大脑发育才会更好。
胎教就是给予胎儿良性的环境刺激,包括音乐胎教、触摸胎教、光照胎教、语言胎教、阅读胎教等。
胎儿有感觉的时候要给他刺激。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猩猩做实验发现,绝对安静的环境对猩猩胎儿的发育不好。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与神经元的发育直接关联。因为,脑神经元有一个大的分支称为轴突,有很多小的分支称为树突,两个神经元之间依靠轴突、树突相互接触形成一种叫“突触”的联系,信息就是这样在大脑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通过音乐、触摸、光照,就会刺激胎儿的大脑神经元分叉,生成新的树突,树突越多,大脑的网络构建得就越好,人就越聪明。这就从原理上解释了胎教为何有效。
以触摸胎教为例,胎儿在3个月的时候就有了触觉,胎儿身体表面已经分布着神经末梢,无意中碰到时,会做出反应,同时在这个时期,胎儿的大脑也在快速发育,细胞的数量决定大脑的容量。科学家认为,可以利用胎儿的触觉,对其进行良性刺激,使其通过建立触觉神经通路,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使神经元有更多的分支来传递信息。实践证明,凡接受抚摸刺激的胎儿,灵敏度就高,而且肌肉力量强壮,出生后抬头、爬行、行走动作都要比没有接受抚摸刺激的孩子早。
因此,给胎儿进行音乐、触摸刺激都是丰富胎儿环境的一种手段,属于良性的适宜的刺激。这些良性刺激,会使胎儿的神经元增多,树突稠密,突触数目增加,将来大脑网络就会丰富,人就聪明。
怀孕6个月后,再进行音乐胎教
提到胎教,人们很容易想到音乐胎教,即在孕妇孕期播放一些名曲或孩子们喜爱的乐曲,让母亲和胎儿同时欣赏。对此,有专家质疑,胎儿在子宫内是否能够听到母体外播放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胎教是否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20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证实孕妇怀孕24周后,胎儿有听觉功能,并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出生后的婴儿对在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的表现。1985年,我国专家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生殖健康大会,会上播放了一段录像,震惊了我国专家。录像显示,孕妇怀孕24周后,每周让胎儿听一两次音乐,而孕妇戴上耳塞不听,孩子出生5天后,未听音乐,一抱就哭闹不止,拒绝吃奶,但只要一播放之前听过的音乐,孩子马上高兴得手舞足蹈,吃奶也很配合。国外还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者向怀孕24周后的孕妇反复念一个故事,孩子出生后,听不到故事就不吃奶,这时,研究者给孩子一个特制的奶瓶,奶嘴和一个音响设备相连,一吸吮奶嘴,就播放那个故事,结果孩子就反复吸吮奶嘴,直到听完故事。这说明胎儿有听力,也有简单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华医学会成立了胎教科研小组,为了验证胎儿在子宫内能否听到声音,专家们做了一个“人体透声实验”,实验者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肉的周围播放音乐。
实验结果发现,从肉里接受到的音乐,高频声音损失比较多,原来比较明朗亮丽的音乐变得比较沉闷。之后,他们又找了4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这样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两个实验结果是一致的:2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比较保真地传到孕妇腹部里面去,2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损失比较大,所以听起来高频声就发闷了。这个实验证明,音乐是能够传入孕妇体内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而且出生后的婴儿听到原先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会停止哭泣而入睡或进入安静状态。
专家提醒准父母: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过早,要在六个月之后。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当。胎儿在6个月前,听觉系统还没发育完善,此时准妈妈最好不要去噪音大的场合,避免伤害胎儿的听力。
胎儿对音乐有没有好恶?
做音乐胎教时,给胎儿听哪些音乐?这是准父母们比较头疼的问题。那么,胎儿对音乐有没有好恶?在B超下观察播放不同的声音时胎儿的变化,结果发现,播放噪音或快节奏的音乐时胎儿显得比较烦躁,心率从每分钟130~140次上升到160~170次,胎动明显增加,胎儿双腿踢蹬,改成柔和的音乐后,胎儿就变得安静,有的胎儿听到二胡曲居然睡着了。
后来,专家又发现:在我们听来比较优美的《梁祝》,胎儿听了却躁动不安、紧皱眉头,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查阅文献发现,日本专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原来,是因为胎儿不喜欢频率高的音乐。
实验发现,声音中最响的部分不高于2000赫兹的音乐,胎儿听起来比较舒服,否则胎儿会躁动。因此我们在设计胎教音乐时,碰上高频率的部分都要让它的音量低一些。胎儿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那就是优美的、舒缓的,因此莫扎特的很多曲子都被选为胎教音乐;胎儿讨厌什么样的音乐?那就是节奏快的、频率高的、忧伤的。
胎教能否“教”出神童?
众多父母之所以热衷于胎教,其原因无外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想培养出神童。胎教能否“教”出神童呢?
的确,在胎教理论指导下,出生了许多体格健壮、智力超常的孩子。一个宝宝在出生后12天做了一个90度的侧翻。按照孩子的体格和神经发育,一般来说,只有3个月以后的孩子才能翻身。当时,宝宝的父母和医生都认为,孩子的翻身是偶然的,但宝宝 在满月那天又做了一次90度的侧翻。儿科的医生都说不可思议。这些生出超常孩子的家长在孕期都接受过正规的胎教培训,他们通过营养以及音乐、抚摸等方面的刺激给胎儿的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使胎儿的灵敏度高,肌肉力量强壮,因此出生后抬头、行走、爬行、语言等能力要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孩子好。
但也有专家质疑:“我们在对婴幼儿心理行为、认知发育不太了解的时候,曾经把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育列为儿童早期发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现在的研究证明,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早几个月走路和晚几个月走路的小孩,长大之后在走路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并不是说早走路的小孩将来就会成为长跑运动员。爱因斯坦3岁才会说话,但这对他后来的智力发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最终却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有儿科专家认为:接受胎教的孩子,只能说他的智商、智能发育明显比一般孩子要早。但是,这不等于造就了神童,不等于造就了天才,“天才”要靠后天的培养。先天教育是打好基础,后天教育实际上是加固,使大脑进一步发展。
孕6月后方可接受音乐胎教
“胎教”一词,2000多年前已有
“胎教”一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刘泽伦教授向记者介绍说:“据说在周朝之前就有胎教观念了。”西汉人刘向编写的《列女传》记载:周文王的母亲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能以胎教”。西汉贾谊在《新书》中也提到“胎教”一词。这就是说,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就已经有了“胎教”一词。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时候,当时的医书中已有了“胎教”这一门类,说明胎教已经成了祖国医学的一个分支。到了近代,康有为、蔡元培都提出了设立“胎教院”的主张。
古代胎教对当今的胎教有着启迪意义,但并不是一回事。现在所谓的胎教,实际上是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一个良好的维护与促进。胎教本身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之所以还用“胎教”这个词,是因为广大老百姓都是这样称呼的,因此,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除了营养,孕期还要注重胎教
很多准妈妈对胎教往往一知半解。科学的胎教理念,应该是从营养和环境两方面维护和促进胎儿大脑生长发育。仅仅营养好是不够的,必须联合环境刺激,胎儿大脑发育才会更好。
胎教就是给予胎儿良性的环境刺激,包括音乐胎教、触摸胎教、光照胎教、语言胎教、阅读胎教等。
胎儿有感觉的时候要给他刺激。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猩猩做实验发现,绝对安静的环境对猩猩胎儿的发育不好。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与神经元的发育直接关联。因为,脑神经元有一个大的分支称为轴突,有很多小的分支称为树突,两个神经元之间依靠轴突、树突相互接触形成一种叫“突触”的联系,信息就是这样在大脑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通过音乐、触摸、光照,就会刺激胎儿的大脑神经元分叉,生成新的树突,树突越多,大脑的网络构建得就越好,人就越聪明。这就从原理上解释了胎教为何有效。
以触摸胎教为例,胎儿在3个月的时候就有了触觉,胎儿身体表面已经分布着神经末梢,无意中碰到时,会做出反应,同时在这个时期,胎儿的大脑也在快速发育,细胞的数量决定大脑的容量。科学家认为,可以利用胎儿的触觉,对其进行良性刺激,使其通过建立触觉神经通路,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使神经元有更多的分支来传递信息。实践证明,凡接受抚摸刺激的胎儿,灵敏度就高,而且肌肉力量强壮,出生后抬头、爬行、行走动作都要比没有接受抚摸刺激的孩子早。
因此,给胎儿进行音乐、触摸刺激都是丰富胎儿环境的一种手段,属于良性的适宜的刺激。这些良性刺激,会使胎儿的神经元增多,树突稠密,突触数目增加,将来大脑网络就会丰富,人就聪明。
怀孕6个月后,再进行音乐胎教
提到胎教,人们很容易想到音乐胎教,即在孕妇孕期播放一些名曲或孩子们喜爱的乐曲,让母亲和胎儿同时欣赏。对此,有专家质疑,胎儿在子宫内是否能够听到母体外播放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胎教是否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20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证实孕妇怀孕24周后,胎儿有听觉功能,并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出生后的婴儿对在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的表现。1985年,我国专家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生殖健康大会,会上播放了一段录像,震惊了我国专家。录像显示,孕妇怀孕24周后,每周让胎儿听一两次音乐,而孕妇戴上耳塞不听,孩子出生5天后,未听音乐,一抱就哭闹不止,拒绝吃奶,但只要一播放之前听过的音乐,孩子马上高兴得手舞足蹈,吃奶也很配合。国外还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者向怀孕24周后的孕妇反复念一个故事,孩子出生后,听不到故事就不吃奶,这时,研究者给孩子一个特制的奶瓶,奶嘴和一个音响设备相连,一吸吮奶嘴,就播放那个故事,结果孩子就反复吸吮奶嘴,直到听完故事。这说明胎儿有听力,也有简单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华医学会成立了胎教科研小组,为了验证胎儿在子宫内能否听到声音,专家们做了一个“人体透声实验”,实验者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肉的周围播放音乐。
实验结果发现,从肉里接受到的音乐,高频声音损失比较多,原来比较明朗亮丽的音乐变得比较沉闷。之后,他们又找了4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这样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两个实验结果是一致的:2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比较保真地传到孕妇腹部里面去,2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损失比较大,所以听起来高频声就发闷了。这个实验证明,音乐是能够传入孕妇体内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而且出生后的婴儿听到原先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会停止哭泣而入睡或进入安静状态。
专家提醒准父母: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过早,要在六个月之后。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当。胎儿在6个月前,听觉系统还没发育完善,此时准妈妈最好不要去噪音大的场合,避免伤害胎儿的听力。
胎儿对音乐有没有好恶?
做音乐胎教时,给胎儿听哪些音乐?这是准父母们比较头疼的问题。那么,胎儿对音乐有没有好恶?在B超下观察播放不同的声音时胎儿的变化,结果发现,播放噪音或快节奏的音乐时胎儿显得比较烦躁,心率从每分钟130~140次上升到160~170次,胎动明显增加,胎儿双腿踢蹬,改成柔和的音乐后,胎儿就变得安静,有的胎儿听到二胡曲居然睡着了。
后来,专家又发现:在我们听来比较优美的《梁祝》,胎儿听了却躁动不安、紧皱眉头,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查阅文献发现,日本专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原来,是因为胎儿不喜欢频率高的音乐。
实验发现,声音中最响的部分不高于2000赫兹的音乐,胎儿听起来比较舒服,否则胎儿会躁动。因此我们在设计胎教音乐时,碰上高频率的部分都要让它的音量低一些。胎儿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那就是优美的、舒缓的,因此莫扎特的很多曲子都被选为胎教音乐;胎儿讨厌什么样的音乐?那就是节奏快的、频率高的、忧伤的。
胎教能否“教”出神童?
众多父母之所以热衷于胎教,其原因无外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想培养出神童。胎教能否“教”出神童呢?
的确,在胎教理论指导下,出生了许多体格健壮、智力超常的孩子。一个宝宝在出生后12天做了一个90度的侧翻。按照孩子的体格和神经发育,一般来说,只有3个月以后的孩子才能翻身。当时,宝宝的父母和医生都认为,孩子的翻身是偶然的,但宝宝 在满月那天又做了一次90度的侧翻。儿科的医生都说不可思议。这些生出超常孩子的家长在孕期都接受过正规的胎教培训,他们通过营养以及音乐、抚摸等方面的刺激给胎儿的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使胎儿的灵敏度高,肌肉力量强壮,因此出生后抬头、行走、爬行、语言等能力要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孩子好。
但也有专家质疑:“我们在对婴幼儿心理行为、认知发育不太了解的时候,曾经把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育列为儿童早期发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现在的研究证明,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早几个月走路和晚几个月走路的小孩,长大之后在走路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并不是说早走路的小孩将来就会成为长跑运动员。爱因斯坦3岁才会说话,但这对他后来的智力发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最终却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有儿科专家认为:接受胎教的孩子,只能说他的智商、智能发育明显比一般孩子要早。但是,这不等于造就了神童,不等于造就了天才,“天才”要靠后天的培养。先天教育是打好基础,后天教育实际上是加固,使大脑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