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描述
今天是我园的早期阅读研讨活动,由一位年轻的教师执教中班的散文欣赏“蓝蓝的天”,年轻的教师非常投入的朗诵、讲解,意图让孩子了解画面和文字的关系,理解诗歌,欣赏诗歌的美,可孩子们的表现却“不太好”,有的讲画面上的景物,有的指点着书上的文字,还有的孩子在翻其他页……教师走到这些孩子的身边,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并继续她的教学
二、 分析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即只关心自己每天的教学计划是否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幼儿是否产生相应的反应,而忽略了幼儿自身引发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
此案例涉及到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师幼互动问题,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蓝蓝的天”,这是一个预定课程,而当大多数的孩子兴趣已转移时,教师仍旧沿用以往的教学形式,继续预定的课程。对幼儿自己的课程和兴趣视而不见,案例中不少孩子认真仔细地进行其他画面观察,通过观察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幼儿理解那些不易掌握的书面语言知识和文字,而在观察中,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具体的图像等化为幼儿内在的认知结构,形成幼儿阅读的知识、能力,这是多好的机会,而被老师所忽视,这样做的阅读效果是不好的。
三、根据《纲要》精神,探讨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选择合适内容
在早期阅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依据目标选择教育内容。早期阅读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将早期阅读的目标转达化为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中介。
(1)根据活动类型特点选择内容。
从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来分析,为幼儿提供的早期新闻记者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图书阅读、趣味识字、书写准备三个块面。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例如,图书阅读是一种以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书内容为中心,帮助幼儿初步掌握阅读图书的技能,增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的活动。根据图书阅读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幼儿图书,如《斑马的礼物》、《小羊和狼》、《小小家》等,指导幼儿学习翻阅图书的经验,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规则方式。读懂图书内容,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前景,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等等。
(2)、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
目标是活动内容的依据,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一定要以目标为依据。选择活动内容时直接的参照点是活动目标,但仍需将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作为间接的参照点。一项目标往往通过多种内容来达到,一种内容也可以同时体现几项目标的要求。例如,要求小班幼儿第一学期能达到“会按顺序翻阅画页”这一目标,我们相应选择了《小兔乖乖》、《拔萝卜》等多种内容来让幼儿学习按照顺序从前往后一页页地翻书,先看左边,再看右边的图画,教师边翻书边讲述故事,幼儿跟随着一页一页地翻,并注意内容间的相互联系,逐渐提高。
(3)、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选择活动内容,建立起新旧经验间的联系。
早期阅读活动就是不断为幼儿提供各种新的早期阅读经验的过程,要使活动提供的新经验能够被幼儿所获得,成为幼儿已有经验体系的一部分,就要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考虑幼儿已有经验,使新旧经验间具有内在联系。如:为了使幼儿认识页码,我们进行了“点子代码”、“数字游戏”、“画面与数字”等多种活动,让幼儿获得新经验。
2、主动观察、理解讲述
(1)、集体阅读活动
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内容设计大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意,并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当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便把大图片逐张装订成一本“大图书”,编上页码(代码),然后和幼儿一起来阅读,即连贯地边看书边讲述。这个过程应着重引导幼儿观察阅读的顺序,每看完一页,都应提示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看下一页。”同时还要渗透阅读图书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如轻轻翻书,一页一页翻等等。这样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习班和掌握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理解的阅读技能。
(2)、相同图书阅读活动。
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或小图片幼儿人手一份,主要用来帮助幼儿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进一步感受、体会、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讲找与之相应的页码或画面,或提供打乱顺序的图片让幼儿按顺序排列,培养幼儿的有序思维能力。
(3)、围绕图书阅读活动进行的网络联系活动,也可以说是在图书阅读中有机地融合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如开展表演游戏;提出新的假设条件,编构新的故事结构;组织相应的音乐活动等,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体验阅读内容,迁移经验和扩展想象。
(4)、讲读图书活动。
一本平常的书经过教师的讲读,会变得异常有吸引力。如有一次,教师从图书架上拿来一本图书,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结果这本图书睚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有的甚至还为“抢”不到这本书而懊丧地哭了,所以老师应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幼儿讲读图书,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5)、单面单幅图书的阅读。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每幅画面上的形象,理解画面中形象的相互关系和具体画面包含的内容。
----指导幼儿从画面上的主体物形象动作,神态变化的背景转化中,想象故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语言,从而连接故事情节发展,尝试用语言表现自己的理解。
(6)、单页多幅的图书活动
----指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小画面,理解一页多幅画面与完整故事构成的关系。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与角色心理有关的画面情节,让幼儿分析想象故事中角色表情与心理,性格的关系。
3、发现知识,创造知识
(1)、对书认识的指导
----利用空闲时间向幼儿介绍多种书型,如:折纸书,儿歌书,智力书等。
----教师注意介绍时看书的多种文学符号,激发孩子的渴望。
(2)、师生共同设计新书
----共同收集破旧图书
----共同粘贴、讲述
----教师把幼儿制作的书添上文字
----理解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4、探索方法,提高能力
(1)、图文互译法
阅读活动就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在阅读的初期,应让幼儿了解除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这一阶段,我们一般运用的是单面单幅画面的图书,如《婴儿画报》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图片对应的旁边有内容简洁,字体较大的文字说明,我们先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把握画面内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又会积极地认读文字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并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2)、制造悬念法
教师在讲述图书故事时,把重点问题抛给孩子,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例如《三颗星星》的故事,首先教师说:你们看见过星星吗?见过红、黄、绿不同颜色星星吗?孩子可能会说:“我见过,我见过。”教师再说:可马路上的车听星星的指挥呢?幼儿一听,马上会被这个悬念吸引,促使他们积极地阅读,以寻求答案。
(3)、游戏巩固法
《纲要》中也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以幼儿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为手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我们继续为幼儿创造多种活动情境或条件,例如: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提供绘画的纸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4)、自我感悟法
在阅读活动之前,老师先讲故事,使幼儿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的表象,然后提供图书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阅读的经验。
一、 案例描述
今天是我园的早期阅读研讨活动,由一位年轻的教师执教中班的散文欣赏“蓝蓝的天”,年轻的教师非常投入的朗诵、讲解,意图让孩子了解画面和文字的关系,理解诗歌,欣赏诗歌的美,可孩子们的表现却“不太好”,有的讲画面上的景物,有的指点着书上的文字,还有的孩子在翻其他页……教师走到这些孩子的身边,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并继续她的教学
二、 分析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即只关心自己每天的教学计划是否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幼儿是否产生相应的反应,而忽略了幼儿自身引发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
此案例涉及到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师幼互动问题,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蓝蓝的天”,这是一个预定课程,而当大多数的孩子兴趣已转移时,教师仍旧沿用以往的教学形式,继续预定的课程。对幼儿自己的课程和兴趣视而不见,案例中不少孩子认真仔细地进行其他画面观察,通过观察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幼儿理解那些不易掌握的书面语言知识和文字,而在观察中,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具体的图像等化为幼儿内在的认知结构,形成幼儿阅读的知识、能力,这是多好的机会,而被老师所忽视,这样做的阅读效果是不好的。
三、根据《纲要》精神,探讨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选择合适内容
在早期阅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依据目标选择教育内容。早期阅读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将早期阅读的目标转达化为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中介。
(1)根据活动类型特点选择内容。
从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来分析,为幼儿提供的早期新闻记者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图书阅读、趣味识字、书写准备三个块面。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例如,图书阅读是一种以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书内容为中心,帮助幼儿初步掌握阅读图书的技能,增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的活动。根据图书阅读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幼儿图书,如《斑马的礼物》、《小羊和狼》、《小小家》等,指导幼儿学习翻阅图书的经验,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规则方式。读懂图书内容,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前景,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等等。
(2)、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
目标是活动内容的依据,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一定要以目标为依据。选择活动内容时直接的参照点是活动目标,但仍需将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作为间接的参照点。一项目标往往通过多种内容来达到,一种内容也可以同时体现几项目标的要求。例如,要求小班幼儿第一学期能达到“会按顺序翻阅画页”这一目标,我们相应选择了《小兔乖乖》、《拔萝卜》等多种内容来让幼儿学习按照顺序从前往后一页页地翻书,先看左边,再看右边的图画,教师边翻书边讲述故事,幼儿跟随着一页一页地翻,并注意内容间的相互联系,逐渐提高。
(3)、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选择活动内容,建立起新旧经验间的联系。
早期阅读活动就是不断为幼儿提供各种新的早期阅读经验的过程,要使活动提供的新经验能够被幼儿所获得,成为幼儿已有经验体系的一部分,就要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考虑幼儿已有经验,使新旧经验间具有内在联系。如:为了使幼儿认识页码,我们进行了“点子代码”、“数字游戏”、“画面与数字”等多种活动,让幼儿获得新经验。
2、主动观察、理解讲述
(1)、集体阅读活动
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内容设计大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意,并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当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便把大图片逐张装订成一本“大图书”,编上页码(代码),然后和幼儿一起来阅读,即连贯地边看书边讲述。这个过程应着重引导幼儿观察阅读的顺序,每看完一页,都应提示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看下一页。”同时还要渗透阅读图书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如轻轻翻书,一页一页翻等等。这样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习班和掌握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理解的阅读技能。
(2)、相同图书阅读活动。
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或小图片幼儿人手一份,主要用来帮助幼儿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进一步感受、体会、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讲找与之相应的页码或画面,或提供打乱顺序的图片让幼儿按顺序排列,培养幼儿的有序思维能力。
(3)、围绕图书阅读活动进行的网络联系活动,也可以说是在图书阅读中有机地融合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如开展表演游戏;提出新的假设条件,编构新的故事结构;组织相应的音乐活动等,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体验阅读内容,迁移经验和扩展想象。
(4)、讲读图书活动。
一本平常的书经过教师的讲读,会变得异常有吸引力。如有一次,教师从图书架上拿来一本图书,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结果这本图书睚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有的甚至还为“抢”不到这本书而懊丧地哭了,所以老师应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幼儿讲读图书,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5)、单面单幅图书的阅读。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每幅画面上的形象,理解画面中形象的相互关系和具体画面包含的内容。
----指导幼儿从画面上的主体物形象动作,神态变化的背景转化中,想象故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语言,从而连接故事情节发展,尝试用语言表现自己的理解。
(6)、单页多幅的图书活动
----指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小画面,理解一页多幅画面与完整故事构成的关系。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与角色心理有关的画面情节,让幼儿分析想象故事中角色表情与心理,性格的关系。
3、发现知识,创造知识
(1)、对书认识的指导
----利用空闲时间向幼儿介绍多种书型,如:折纸书,儿歌书,智力书等。
----教师注意介绍时看书的多种文学符号,激发孩子的渴望。
(2)、师生共同设计新书
----共同收集破旧图书
----共同粘贴、讲述
----教师把幼儿制作的书添上文字
----理解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4、探索方法,提高能力
(1)、图文互译法
阅读活动就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在阅读的初期,应让幼儿了解除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这一阶段,我们一般运用的是单面单幅画面的图书,如《婴儿画报》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图片对应的旁边有内容简洁,字体较大的文字说明,我们先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把握画面内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又会积极地认读文字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并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2)、制造悬念法
教师在讲述图书故事时,把重点问题抛给孩子,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例如《三颗星星》的故事,首先教师说:你们看见过星星吗?见过红、黄、绿不同颜色星星吗?孩子可能会说:“我见过,我见过。”教师再说:可马路上的车听星星的指挥呢?幼儿一听,马上会被这个悬念吸引,促使他们积极地阅读,以寻求答案。
(3)、游戏巩固法
《纲要》中也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以幼儿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为手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我们继续为幼儿创造多种活动情境或条件,例如: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提供绘画的纸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4)、自我感悟法
在阅读活动之前,老师先讲故事,使幼儿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的表象,然后提供图书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阅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