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更多
- [2015-08-04]雄关漫道,铮铮岁月——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红领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慰问老兵熊登华 (通讯员 李咏欣)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有了英雄却不懂得爱惜的民族是可怜的。”在抗战7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记住那些保家卫国的士兵。铭记,就从我们的倾听开始......7月18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红领巾”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志愿者的带领下,探访了89岁的老兵熊登华。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军民奋起抵抗,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1943年,17岁的熊登华也被卷入到抗日的浪潮中去。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熊登华已到耄耋之年。他和很多老人一样,给人以慈祥、敦厚的感觉。“你们来吃点西瓜吧。”说罢,熊老把满一盘的西瓜分别端到每个人面前。不同的是,现年已89岁的熊老,经历战火磨砺,依旧精神矍铄。谈起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在他对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回忆中,更多包含的是对惨痛抗战经历的感叹。
队员认真倾听熊登华老兵讲述历史 赖雨然/摄 据悉,十七岁的熊登华被抓兵入伍到遵义大营堡陆军步兵学校练习团学习六个月后,在云南分到青年军当排长。在密支那战役中,全队人在一个山坡下打伏击,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使他们很好地隐蔽起来。“日本鬼子冲上来的时候,我一喊‘打!’许多敌人立刻被我们消灭。”熊老边回忆边用双手比划着,令人依稀看到了他当年的斗志昂扬,一如他年轻时英勇无畏的姿态,队员们纷纷鼓掌称赞。很不幸的是,他的大腿被子弹射中,两名战友的脚踝也被打断了。随后,他向我们示意他的大腿,子弹的威力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凹陷伤口,让人动容不已。“现在怎样了,会疼吗?”队员向熊老询问,“没事,就是犯风湿
阅读(4295) 回复(0) 查看全文>>
相片更多
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