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乐途
3172
帖子
5253
积分
19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184979
  • 今日访问:104
  • 注册时间:2011/3/28
  • 上次登录:2014/1/4
日志分类 <全部>

  ※ 美食分享

  ※ 吃喝玩乐

  ※ 大杂烩

日志:

【导言】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赛龙舟、挂艾草……端午的旧风古俗你又知道多少?品味过多少?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知道:端午节也是优雅的、浪漫的、时尚的、欢快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端午依旧过的很精彩!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习俗】

习俗一、吃“五黄五红”驱“五毒”:

民间有一习俗,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吃“五红”或“五黄”,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五黄分别是烧黄鱼、烧黄鳝、拌黄瓜、咸蛋黄、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或“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习俗二、戴佩香包: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习俗三、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习俗四、躲端午:

是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习俗五、斗草:

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

习俗五六、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来源:半岛家园
  楼主
阿里巴巴 留言于:2014-06-02 10:31

不说还真不知道这么多!

端午节金沙湾有赛龙舟睇,要去望望啊!

  沙发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