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记者钟忠 罗颖露 图/ 记者张锋锋
感言
“救一个算一个,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行列,现在,我也不是一个人在坚持,我有一群医科学生在和我一起做着这项工作,我相信,最后我的这些想法都会实现,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走。”陈文璞说。
“陈医生总在最困难的时候为我们无偿提供帮助,实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是我们母女俩的大恩人。”莫女士感激地说。
“她那时瘦得厉害,血糖一高就呕吐,一天下来不断反复,浑身都喊痛,听得我心如刀割!”“如果没有陈医生,这10年来我一个单身女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患病的孩子拉扯大啊!” 莫女士语气中带着几分哽咽。
莫女士的女儿韩慧勤10岁那年被确诊患上糖尿病,一年后遇到了刚开始实践这种“助人自救”新理念的陈文璞医生。“刚开始我对这个病毫不了解,凌晨一两点孩子发病时我就会束手无策,每次打电话给陈医生他都不厌其烦地教我处理,甚至半夜赶到医院为我女儿治疗。”莫女士说。
10年过去了,如今21岁的韩慧勤顺利地考上了广州的大学。除了每天固定的4次自我注射,她的学习、生活和普通的大学生毫无分别。每次药快用完,莫女士就给她寄去,储放在校医室的冰箱里。乐观的韩慧勤还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她从来没把自己视为病人。由于在亚运会志愿者服务中表现优异,韩慧勤获得了奖牌表彰,她说,她要像陈医生那样,力所能及地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3个月跟踪计划 助病人独立自救
“现在的病人对医生有着太强的依赖性,医生能够分配的时间和精力却不多,病人应该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而医生的作用则是要达到助人自救。”
在陈文璞看来,衡量一位好医生的标准,除了可靠的专业技术之外,还需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道德水准。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49天时间。”在陈文璞的理念中,需要对每位病人进行3个月的持续追踪,待病人学会打针、控制饮食、对病情有深入的认识,能够逐渐上手执行一切操作时,就放手把后续工作交给学生。
来自湖光镇的小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蔡的父亲忙于做生意,不能时刻监管儿子的病况。陈文璞为小蔡制定了治疗方案并教授他自治能力,现在,他已经可以自行打针、拿药,“不出意外的话,一切都会很顺利”。
自制“诊疗手册”助患者掌控病情
陈文璞自创的诊疗手册已经得到了医院的基本认可,有可能在本医院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推广。
翻开厚厚几页的诊疗手册,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数字映入眼帘,与旁边一本有着大片空行留白的传统门诊病历相比,实在大相径庭。“以往的病历需要医生手写很多内容,而每个医生字迹各异,翻查以往记录时往往白白耗费掉不少时间。”陈文璞还为此专门做过实验:“我算过,一名内科医生看病,平均用时8分钟。其中前期了解搜证就花了6分钟,然后1分钟诊断,1分钟开药。”
“医生对病人的资料掌握得太少,而患者看病又往往不能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情况。”在陈文璞的诊疗手册中,全部信息都是用中文标记,只需在对应栏上划勾或填入相关数据、简单描述即可,一目了然,“有经验的医师扫过几眼就大致了解情况了。” 使用诊疗手册大大缩短了看病前期的了解病症过程,节省了看病时间,医生可以大幅地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病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医难”的问题。
多年来,陈文璞一直是自费出资,在回访的病患范围中使用诊疗手册。按照每本手册约5元的成本来计算,累计起来这已经是笔不小的支出。如今诊疗手册有望得到医院的认可和帮助推广,陈文璞激动感慨:终于离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别人从表面上看,觉得我花5块钱印一本这样的病历亏本了,但事实上,虽然我前期要做的准备多一些,但以后节省看病时间、提高看病效率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则是不可估量的。” 经过前期的试验摸索,现在的诊疗手册已经是第六个版本。陈文璞表示,以后诊疗手册还将和两年一改的糖尿病指南相结合,不断修改完善。
医生义工只剩我一个也要坚持
作为一名70后医生,要在全医院推广使用这样的病历,陈文璞深知不是件容易的事。“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推广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会努力去说服其他医生。”陈文璞坦承,很多人都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方式,而他则是把工作当成了事业和理想来做。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从未放弃,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必有所成的一天。
一味地无偿付出,不求回报,陈文璞的“助人自救”的行医方式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有人问过我,把自己的钱花在别人身上到底图些什么,还不如买台靓车来开;甚至还有人说我不务正业……”
“当然也有过担心、退缩的时候”,谈起做义工的心路历程,陈文璞坦承。理念试验不成功的话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捐款款项倘若管理不当,背上骂名怎么办?面对群众的疑问,要如何一一解答?尽管前途未知而艰辛,尽管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尽管面对指指点点的流言蜚语,陈文璞从来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执着的他还是坚持一路走了下来。
陈文璞现在开着的这辆私家车,是朋友在1995年买下的丰田款,2007年时他以一万多元二手转入。这辆别人眼里早已过气的小车却成了陈文璞四处宣讲,需要运送投影仪、电脑等的重要运输工具。身边不少人都笑话:“你一个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的医师,怎么还开这种破烂东西?”陈文璞只是耸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于我来说,车只是代步工具而已,骑自行车都没问题的。现在的生活够吃够穿已经很好了,要知足常乐。”“我这还是经济车型,可省油了!” 陈文璞打趣地笑道。
然而,陈文璞这种执着能坚持多久?助人自救的理念是否过于理想化?
“要做助人自救,真正做一个好医生确实不容易,但哪怕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在坚持。”面对质疑,陈文璞的回答是:“我非常欣赏曾国藩,屡败就要屡战!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会做最坏的打算,最差的结果就是一个人都帮不了,而事实却是,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帮助到了许多人,为什么还要动摇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