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已是成长、成功的开始
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你自己,只有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之后才能认识整个世界。而认识自己比认识整个世界要困难多了,给我们制造困惑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智闲禅师,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支使和指教。”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说:“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做什么呢?”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后,小和尚再次来见智闲禅师,满有把握的说:“所有僧侣我都认了,我想找点事情做。”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的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禅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着、一间屋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老禅师……
其实,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界上有一个人,与你最最疏;世界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唐朝时在江西有一位猎人,他非常喜欢打猎,但却厌恶出家人。
有一次,他追赶一只小鹿,小鹿为了逃命,慌不择路,竟然跑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禅院里。猎人直奔禅院而来。正好碰到马祖禅师在寺院门口,那人下马问马祖道一禅师:“师父,有没有看见一只小鹿从这里经过?”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你是什么人?为何追一只小鹿?”
那人回答:“我是猎人。”
马祖禅师一听来了兴趣,接着又问:“那你一定懂得箭术?”
猎人很自豪地回答:“当然懂得。”
“那你一箭能射中几只鹿?”马祖问。
那人回答说:“一箭就射一只。”
马祖禅师说:“那你不懂得射箭术!”
那人愣了,有些莫名其妙,不服气地问道:“难道大师也懂得射箭术?”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他:“你不相信吗?”
“不敢,不敢,”那人有些纳闷,“请问大师一箭射几只鹿?”
马祖道一禅师平静地回答:“我一箭能射一群。”
那人有些惊讶:“它们都有生命,大师何必非要一箭射一群昵?”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道:“射一只是射,射一群也是射,都有生命,有什么不呢?”猎人无言以对。
马祖禅师接着说道:“你既然知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你为什么只知道射 而不自己射自己呢?”
猎人听后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诚惶诚恐地说:“大师叫我自己射自己,我复下得了手呢?”
马祖禅师说:“你已被困惑很久,今天是该觉悟的时候了。”
猎人听后,立即丢弓折箭,拔刀削发,跪在马祖道一禅师面前,决心皈依佛门。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禅师,他在此修行禅定,研习禅道。佛光禅师很善于讲法,他经常把深奥的法理融入到生动的事例中,然后再用简单的诗偈表达出来。
有一次,一位信徒来向他讨教,说:“我曾听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心道人。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作答:“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途。”
禅师又解释道:“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为供养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道人,却是以无心无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诸佛固然无错,可无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然寺院为清净之地,为何还要打鼓敲木鱼?”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他:“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清净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另有其深义。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所以敲木鱼表示勤奋修炼,永不懈怠;打鼓,是为警示世人,消业增福。
信士又问:“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作答:“孔雀虽有七色身,不如鸿鹄能高飞。”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专心致志;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比不上大雁能够高飞千里!
信士听后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有一天,释迦牟尼传教时正走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迎面走来一群青年男女。
“尊者,您是否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从您来的路上走过?”
释迦牟尼无言地摇摇头。
他们不清楚释迦牟尼摇头的意思,是表示没有看见呢?还是表示不清楚那女子的模样呢?于是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描述她脸蛋长得如何如何漂亮,有的描述她衣服穿得如何如何鲜艳……
从他们的话中,释迦牟尼得知,原来这群结伴出来玩耍的年轻人,都是一对对夫妻。只有一个小伙子还没有结婚,就带了一个女子一起出游。
谁知这个女子非常贪心,趁大家玩得正在兴头上,就偷了那小伙子的钱和几件心爱的东西,悄悄地溜走了。小伙子发现后,气得嘴唇发紫。大家都很同情他,于是帮他一起四处寻找,发誓一定要抓到那个女贼。
释迦牟尼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叙述,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这群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年轻人啊!你们找那个女子,花了这么大力气,可以说是十分认真了。然而你们可知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更需要赶快找到不可!年轻人,你们想想看,是去找那个女子重要,还是寻找自己重要呢?”
年轻人张口结舌,陷入了沉思。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来时欢喜去时悲,
合眼朦胧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