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几个人,与你日常生活工作全无关联,某日机缘巧合,在不同的地点,数度和你相逢,大家俨然多年的朋友,在一起相谈甚欢,亲切握手,热情拥抱,最后合影留念。你是否会慨叹缘份的神奇和难以捉摸呢? 8月底我和几个朋友游硇洲岛,就有过这样美好的邂逅。 那是个晴朗的周末,我们上午8点半出发,去硇洲岛自驾游。10点多到了东海岛东南码头,排队等过渡。轮渡停靠在码头,不到点不放车上去,大家正急的要命,远远看到轮渡上一个男士的身影,中等身材,短衫短裤,双手持装好相架的相机,全神贯注在摄影。同伴拿出相机拍了下来,我看后隐约有异样的感觉。上了轮渡,我从底层的甲板,第二层的坐席,到第三层看台,全都搜索了一遍,没看到摄影的男士,却看到一位身材魁梧,穿背带西裤,满头银发在脑后扎个
硇洲岛位于雷州湾东部海面,面积56平方公里,孤悬海上,地势险要,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形成,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硇洲灯塔,与伦敦、好望角灯塔齐名,游硇洲岛,硇洲灯塔是必选的。
在路上,同伴们说硇洲灯塔以前是可以上去的,近几年出于对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已经不再对外开放。离开很远,我们就看到灯塔巍峨的身影,来到近前一看,只见围墙里面,20多米高的灯塔由麻石一块块砌筑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巧妙吻合,浑然一体。塔身下方为正方形塔基,上部为圆锥体。塔的顶部是鼓圆形,突出于塔身的灯座室。拍照时我发现,灯塔上有人,再仔细看不锈钢大门,竟然是虚掩的。我和几个同伴轻轻推开大门进去,灯塔四周没有一人,进灯塔的木门也是虚掩的,推开木门进去,有几双鞋子放在边上。我们也脱了鞋子,光脚沿着螺旋状台阶上行,走了68级台阶,进到灯座室,一个白发老人在向几个客人介绍灯具,看到来了几个不速之客,白发老人愕然片刻,随后笑着说,既然上来了,就一起听听吧。一个靓仔轻声告诉我,他是硇洲岛岛主。岛主告诉我们,硇洲灯塔灯具用160块三棱水晶镜片组成如蚌状灯罩,中置凸透镜。铜制的圆槽底座,盛入约3吨的水银作润滑剂,由发条牵引旋转,使灯光通过三棱水晶镜汇聚成强大的光束,光照射程
走出灯塔,我看到满头银发扎
随后,我们拍了黑石滩的火山岩,品尝了存亮湾纯天然的海鲜。下午3点半左右到码头等过渡。我看到那个法国人,烈日下没有任何遮挡,仍在到处拍照,就拿了一瓶饮用水下车给他,叫他小心防止中暑,他和我握手拥抱表示谢意,同伴用相机定格了这个瞬间。 上了轮渡,我们登上第三层看台,又遇见了中年学者,他说自己在研究民俗文化,问我们是哪个媒体或协会的,我们告诉他,只是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听说我们拍了不少古民居和赤坎老街的照片,学者兴奋的和我们聊起来,从硇洲岛中华民族风情园的创意,到湛江法国风情街的建设,学者口若悬河,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时,满头银发扎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轮渡即将到对岸,我们结束了短暂的邂逅,大家相互挥手告别。 几天后,通过多种途径,我查清了在硇洲岛邂逅的几位先生的真实身份。同去的几个朋友,听说邂逅的是香港资深艺人林聪、法国作家方索、湛江非遗保护中心专家、作家梁政海,都十分兴奋,说这次游硇洲岛,经历奇特,机会难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后记: 满头银发扎 法国人,是作家Frangois Boucher方索(中国译名)。方索现年53岁,长期定居香港,是一名中国通,昔日曾在广州外语学院留学,能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对广州湾历史知识了如指掌。1998年他首次到湛江,其后15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研究广州湾历史。今年3月,方索将他的第一部有关广州湾的小说呈现在世人面前,他的作品《De ma Jungle, affectTUEUSEment》在香港出版。他娶了浙江宁波一名女子为妻,嗜好中国菜,特别喜欢湛江的海鲜。 研究民俗文化的学者,是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湛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作家梁政海。著作有《中国雷公寓言集》等。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