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放广告
  • 0
    回复
  • 1643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1-06-19 16:45
    培养孩子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大人的指导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这不是说我们比孩子们聪明,但我们肯定知道得比他们多,因为我们年纪比他们大,阅历要比他们丰富,因此孩子要靠我们的指导才会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所以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对许多家庭而言,“去图书馆”这个活动已经不存在了。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上网订购书籍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值得欣喜与鼓励,但意义却大不相同。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在网络上不可能进行的浏览和发现,可以在图书馆做到;孩子们还可以和各个年龄层的人互动,而不只是开启电子信箱里的包裹。如果有人对每星期都上图书馆的孩子说“现在早就没人要看书了”,他会知道这不是事实。他会想:你认识的人或许没有一个爱看书,但我知道你错了。近来,看书的孩子总是遭到同学的嘲笑,要战胜环绕在孩子们四周的冷漠与不关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到将“知识、热忱,以及阅读的喜悦”视为理所当然的地方。图书馆就是最好的起点。

    不过可别以为把孩子带进图书馆就可以交差了事,我们还必须提供引导服务才行。某日,我带全班到学校的图书馆,刚好碰上大约20多名五年级学生吵吵闹闹地进来。我抬头一看,发现没有人指导他们。那群学生在图书馆待了大概半小时。有些人跑去上网,浏览一些和阅读毫无关系的网站,有的则跟朋友聊天,还有些则在无人监督或指导之下随意找书看。那些孩子错失了大好机会,他们原本可以找到开启阅读乐趣的书本。通常,当那些孩子们回到教室时,借阅的书不是已经读过的,就是什么书也没借。而这时老师可能还在电话上讲个不停呢!学生什么都没学到,但是课程表却记录着这些孩子已经去过图书馆了。

     

    内容来源于:中国城市出版社——《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培养孩子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不过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又会蹋入另一个误区:“读文学作品的基础节录本就足够了!” 许多出版读物的公司也会无凭无据地宣称,因为教材各章节已经节录了写作范例,所以学生没有读完整本书的必要。

    就在去年,我亲眼目睹了这种策略所造成的结果。本校使用的教材节录了《安妮日记》,某位老师知道《安妮日记》是一部重要作品,于是把书发给全班学生,要他们在寒假期间阅读,并准备在开学时接受测验。他的立意很好,结果却是灾难一场。原因是学生年纪太小,根本看不懂这本书。而且老师也没有说明故事背景——这些孩子都没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甚至连荷兰在地图上什么位置都找不到。面对如“BBC”与“月经”这样看上去难以理解的缩写和单词,连该班最用功的几个学生也不得不打退堂鼓。这些学生后来由我来带,当他们听说我的阅读书单上也有《安妮日记》时,叫苦不迭。“基础读本”、“盲目的善意”、“指导不足”三者加在一起时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但不欣赏这本陈述历史的作品,甚至心生厌恶!所幸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一改对该书的观感,并开始明白安妮的故事何以永垂不朽。然而,要是他们最初接触这部重要作品时,就能得到富有意义的指导,整件事情会更圆满。

    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善于阅读,也不喜欢阅读。本书写作期间所公布的美国标准化测验结果显示,我们学校有78%的拉丁裔学童阅读能力不足。但请相信我,绝大多数的儿童都有学习阅读的能力。虽然没有人会承认,但造成这些孩子停留在文盲阶段的,是一桩“鼓吹平庸”的组织性阴谋。强大的“平庸势力”串联起来,让有能力的孩子无法通过学习爱上阅读。这些势力包括电视、电玩、劣质的教学、贫穷、破裂的家庭,以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

     

    内容来源于:中国城市出版社——《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培养孩子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在一场教职员发展会议中,一位老师的演说让我惊讶。她只用拇指和食指高高“夹”起一本大部头的书——好像这书是坨粪便。“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绝对不想阅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她拿起的那本大部头著作是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的《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一部由诺贝尔奖得主所著,并曾赢得普利策奖的杰作……

    “为什么要阅读呢?”一般来说,现在的学校看不见阅读的理由。他们的阅读目标千篇一律地以流畅度、理解力,以及其他必要但无聊到制造反效果的目的为教学重点。我从没在学校的首要阅读目标上看见“乐趣”、“热情”、“引人入胜”等字眼。这些才是应该列入的目的,是人们阅读的理由,而我们对这个事实却视而不见。

    在我们班,五年级的学生们自己设计了一份只有三个问题的阅读测验。据他们表示,这份阅读能力测验卷的结果比那些专业人员所设计的更准确。

    1.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学生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这真是个可爱又有趣的测验卷。凡是以上3个问题都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

    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在现今这个世界长大的孩子相信这个事实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从重要性来衡量,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内容来源于:中国城市出版社——《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培养孩子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在某个星期六阅读黑人剧作家韩丝·贝莉(Lorraine Hansberry)的经典作品《日光下的葡萄干》(A Raisin in the Sun)。读到最后几行时,许多学生发出欣赏杰作后的那种既喜悦又满足的赞叹。但14岁的路易斯却在座位上默默掉泪。他强忍住啜泣时,没有人嘲笑他。等他恢复了平静,我问他这出戏为何深深打动了他,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哭,是因为它描述的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他爱好阅读。他建立联结。他能理解。他具有解析伟大作品和将之与自身经验联结的能力。多年后,学生们读的作品很可能就是出自路易斯之手。如果我们不退缩,就可能培养出更多像路易斯这样的学生。

    身为父母和师长的我们必须谨记,即使置身在这样的文化当中,培养孩子终身阅读习惯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我教过的学生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然而,在这个属于有线电视、DVD、电玩,以及网络的时代,要达成这项目标并不容易。

    但是我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阅读评估可以从标准化的测验分数开始,但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笑声和泪水可能不会列在各州的阅读标准上,却是第56号教室的标准。这些孩子们将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

     

    内容来源于:中国城市出版社——《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