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放广告
  • 0
    回复
  • 2642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6-07-14 16:42
    彷徨在追求精彩镜头和社会公德的模糊边界

     今天,我和共建组、调研组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了在白水村隔壁村的残疾人家,我身兼两职——摄影、写稿。

        走进一间瓦砖房,队友们和残疾叔叔、奶奶排排坐,打开了话匣。不通白话的我左蹲右窜,寻找最佳角度拍下他们谈天时的表情动作。

        在取景框里,我看到了我们队友热切真情的笑容,看到他们彼此握手的郑重,看到了奶奶流下感动的泪水。但我也看见了,隐藏在叔叔和奶奶感激的目光后,一丝微微的戒备。

        那一丝丝的戒备有一刻震动了我的内心,但没有使我举着相机的手颤抖。上了一学期的新闻伦理课,小英子老师的教诲早已烙印在心头。课堂上曾经讲过的经典案例,就在叔叔带着戒备的眼神看向我的那个片刻,全部复活在我的脑海。

        我理解他们的戒备,但我此刻的本职,就是记录现场。

        下乡五天来,全身心都在与新闻做伴。巡着孩子上课、走动时与队友打招呼、吃饭洗澡,直至凌晨闭眼之前,无时无刻不在观察身边,寻思可报道的新闻点。

        服务共建是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的特色活动之一,为了这次探访,我提前做了准备,想尽力做好报道,希望从照片到稿件都做到一丝不苟。

        我迅速反应相机参数的调整,待到现场气氛最好的时刻,就按下快门。因此我拍下了关爱满满的队友,也记录下了奶奶掩面哭泣的表情,定格住了叔叔的戒备和局促。

        奶奶谈到伤心处哭起来的时候,队友慌忙递上纸巾,而我,依然保持着拍照的姿势,对着哭泣的奶奶狂拍。新闻伦理有个名词叫“侵扰悲痛”,社会新闻报道过在记者镜头下崩溃的受访者,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极其罪恶,我是否正在对奶奶施行镜头暴力?

        而坐在旁边的叔叔,我不顾他的戒备照旧对着他拍照,拍他们家破旧的院子,拍墙壁上脱落的报纸。叔叔应该很想堵住我的镜头吧?

        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会长威廉桑德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在特殊的时刻,如果没有他人只有记者,安慰和救助应该压倒记者的本职。但是记者在珍贵时刻应该放弃本职工作吗?

        探访结束后,一行人来到白水中学帮村民晒谷,我捕捉完镜头后,也加入了挥汗如雨的晒谷队伍。稻谷铺开后,我集合大家拿上工具拍合影,耳边响起一个声音,“太形式化”了。

    无言闭口,我彷徨在追求精彩镜头和社会公德的模糊边界。

    (撰稿/林泓  摄影/ 来源/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游客